一组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与文化融汇的雕塑群,无疑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6月26日从市规划局获悉,昆山市城市雕塑设计方案比赛征集活动顺利结束,35件雕塑作品脱颖而出,将成为昆山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
2009年,昆山市适时出台了《昆山市城市(主要)雕塑及雕塑景观带规划》,对生态休闲区、老城区、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水乡旅游区等5大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力求整合空间布局,形成体现昆山城市特色的雕塑景观带。年初,昆山市面向全世界征集城市雕塑设计作品,短短两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的801件雕塑设计方案。经过专家严格筛选、市民广泛投票参与以及相关部门认真论证后,最终确定35件作品入围。市规划局总工室雷主任表示,方案评选充分考虑了国际性、艺术性和地域性,体现了昆山城市经济文化的亮点,最终确定的作品是全社会集思广益的结果。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35件雕塑作品大体可分标志性、主题性、装饰性、民俗情节性和观念性五种类型。标志性雕塑可起到一定的地域识别和象征作用,比如作品《天舞》,设计为一条盘旋环绕的不锈钢网架结构的银色彩带,象征着充满辉煌和艰辛的昆山城市发展之路。主题性雕塑用于表彰和纪念对人类有影响和贡献的人或事件,比如作品《三贤》,就是以昆山的三位先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为原型。装饰性雕塑主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用以体现昆山城市的精神面貌,比如作品《数字公民之合作》,用数字、代码、编号等字符构成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再现昆山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民俗情节性雕塑将展现昆山城市居民的文化与风俗,比如作品《回娘家》、《唱大戏》、《打篮球》等。观念性雕塑则展现的是新的历史、社会、文化问题,并倡导新的观念,比如作品《愈合的地球》,就是以废弃的木料、钢丝、树脂为原料,将生态、环保理念注入其中,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体现昆山城市的精神面貌。
市规划局总工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关部门和专家将根据5大区域的环境进行协调,确定35件作品“落户”的具体位置,预计2009年9月前将会有一批雕塑作品与广大市民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