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城市雕塑 | 校园雕塑 | 展厅展览 | 边缘雕塑 | 雕塑群雄 | 雕塑信息 | 创意雕塑 | 雕塑视频 | 雕塑图库
欢迎光临E6雕塑网 (e6ds.cn),希望本站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请多多支持!为我们美好的雕塑前景努力奋斗!加油!!!
 你现在的位置:雕塑艺术网>>校园雕塑>>学院>>鲁迅美院
本站推荐
云南艺术学院雕塑
高校爆笑雕塑
校园雕塑预览1
校园雕塑预览2
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作品展
中央美院3年级焊接
中央美术学院02级雕塑系石雕作品展
院校展厅
2007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展
2008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作品展
中央美院3年级焊接
中央美术学院02级雕塑系石雕作品展
山东艺术学院2004级雕塑专业毕业作品展
高校导航
中央美院
中国美院
四川美院
院校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云南艺术(美术学院)
 

 

 

 

鲁迅美院雕塑系简介
鲁迅美术学院

■ 概况:

现有教师总数13人,学生总数260人,(其中研究生8人);学制是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今年招收本科生32人,研究生5人。



■ 现任领导:

主 任:霍波洋
书 记:赵美月
副主任:鲍海宁 赵美月

■ 历任领导:

主 任:刘荣夫、田金铎、赵判吉、孙家彬
书 记:苗大伦、冯二牛、李克勤、刘文富、鉴永生、赵判吉、郝克勤、姜 波、杜 凌



■ 教学简介:

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组,是今日雕塑系的源头和永久骄傲的精神动力。

1951年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系成立,历经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为我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期间以当年留学日本的刘荣夫;留学日本并到德国考察的郑惠南;留法的王熙民;到德国考察的李克勤;以及黄心维、高秀兰、杨美应、田金铎、曲乃述诸先生为主,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现实主义雕塑教学系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北特点的现实主义雕塑流派。这期间创作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广场《人民公社万岁》群像、《哈尔滨抗洪纪念碑》和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像《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大型纪念雕塑,成为新中国建国后纪念性雕塑的代表作品。1978年辽宁美术创作室雕塑创作组并入雕塑系,13名雕塑家为雕塑系注入了新的力量,成为我系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恢复正常的教学系统,并在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体制进行调整。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及国外新观念、新技术的引入和溶合。产生了《走向世界》、《九·一八残历碑》、《白山魂》、《赵一曼》、《晨雾》等许多享誉国内外的作品。

1999年后雕塑系发展进入第三阶段,重点工作为在保持原有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以具象写实为立系之本。并进一步开拓新的领域,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雕塑的新观点、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上的创造性。这一时期雕塑系所创作的大批优秀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整体雕塑》、北京西站南广场雕塑《国风》、《雷锋和少年儿童》和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的《姜煜》、《无题》为代表的一批重要作品,充分体现了雕塑系新时期的学术实力。

迄今为止,雕塑系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重基础》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在具象写实基础系统中融汇了雕塑系传统的教学经验,它奠定了基础课教学的根基。抽象造型基础以具象写实为根基,是对具象写实基础的补充。《双重基础》以唯物主义为哲学理念,强调主观思维方式来源于客观对象,它已逐步成为具有雕塑系特点的基础课教学方式。在常规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当代雕塑语言的引入和应用,注重艺术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启迪。雕塑系具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包括材料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及电脑教室。

当下雕塑系的教学系统将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过渡中稳步发展,并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 历史成就:

历届教师中有成就突出者:
田金铎:鲁迅美术学院终身荣誉教授


■ 任课教师:

霍波洋:雕塑专业基础课、现代主义雕塑
    鲍海宁:雕塑专业基础课及创作
    张 沈:雕塑专业基础课及材料
    王 伟:素描
    张 烽:雕塑专业基础课及创作
    陈连富:雕塑专业基础课及创作
    洪 涛:雕塑专业基础课及创作
    曲英佐:雕塑专业基础课及公共艺术
    姜晓梅:雕塑理论及创作
    张哲宇:雕塑专业基础课
    吴 彤:现代主义及材料
    朱光宇:雕塑专业基础课
    李 遂:雕塑专业基础课

(鲁迅美院雕塑系网址:http://www.lumei.edu.cn/2yxjs/4sculp.html)

版权所有:E6雕塑艺术网
Copyright©2009 滇ICP备09003381号
联系方式:QQ(153398272) 邮箱:taijishenxia@126.com
本站内容一部份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便于及时删除